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农历惊蛰时节,“大中小学”一体化春耕劳动实践活动在临潼校区“耕读小园”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临潼区康复路小学的30余名师生、学工部、教务处、后勤处、机电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部分师生一同走进小院,踏入田间地头。认真聆听耕种导师于增利细致的讲解,学习蔬菜和花卉的生长习性,掌握春耕的技巧。重温二十四节气歌,康复路小学宋剑秋校长向同学们讲解了惊蛰节气的意义:“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代,人们认为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所以叫惊蛰。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候。”
机电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和小学生一起大手牵小手,分组耕种,挥起锄头,扬起小铲,翻土地,刨土坑……干劲十足,争当耕种先锋。在热火朝天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播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春苗。
面对镜头,小学生们兴奋的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今天太有趣啦!我学会了怎么用锄头,挖到了一颗好大的青菜,我要带回家给妈妈展示!而且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劳动,我觉得特别开心,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考上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2024级智能制造工程姬佳怡同学表示:“在今天的春耕中,体会到了农耕的辛劳,但很开心能和小学生一起在实践中体悟劳动精神,将大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他们,这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在传统农耕文化的熏陶中传承先辈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