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张冬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1月生,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1998年7月留校担任辅导员,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担任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2008年6月担任管理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2010年担任2006级辅导员,2011年担任08级国贸专业班主任,2012年担任09级国贸专业班主任,2013年担任10级国贸专业班主任,2014年担任14级行政管理专业班主任,一直担任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
二、获奖情况:
1999-2000、2000-2001年被评为西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09—2010学年被评为西安工程大学先进工作者;
2009年指导学生作品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省特等奖、全国铜奖;
2010年被评为西安工程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获第一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2011-2012年被评为西安工程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的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1345”模式为例》在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高校基层学生工作“1345”模式研究》获批2014年陕西省辅导员精品项目立项。
三、工作情况:
1998年7月张冬梅在西安工程大学毕业,怀着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之情,怀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美好憧憬,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她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6年。这期间,无论是做辅导员、团总支书记,还是担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以生为本、无私奉献、快乐工作、开拓创新”一直是她信守的准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坚持,使她成为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也深深地为自己担任一名辅导员而感到自豪。
(一)以生为本、成长守望,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地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指导和引导,守望学生的成长,如学生前行的灯塔,引导学生找到成才的方向,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特点,她开展“大一养成习惯”、“大二潜心立志”、“大三拓展素质”、“大四实践成才”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与学业指导,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建立实施学生谈话制度、学生激励制度、学生家长联系制、后进生档案制度等。在学院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即争取拿一次奖学金,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每学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会阅历;参加一次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一项爱好特长,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高数竞赛、英语竞赛、沙盘模拟大赛、大学生外贸跟单职业能力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以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她所带的班级徐璐同学获2011“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郑壹丹同学获CCTV英语风采大赛陕西省三等奖,王硕和王丽丽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曹超飞等6名同学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大赛陕西省三等奖。有效的工作措施架起了一座“心桥”,使教育工作顺利“抵达”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全力为学生的成才保驾护航。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学生的远航灯塔
怀抱着满腔的爱,无私地关怀帮助着学生,她是和蔼可亲的;同样怀抱着强烈的责任心,以身作则,严格地要求学生,她又是分外严谨的。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工作负责,这些责任驱使着她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不断探索并创新工作思路,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远航灯塔。
为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张冬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新生刚报到时就召开新生家长会,使家长们对学校、学院各方面的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如何与学院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培养工作,为新生尽快适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入学军训后时,她就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方面也提出了严格要求,经常利用主题班会、走访寝室、单独谈话等形式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思想、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形成了管理学研新生导引“一三四六”工作模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生导引教育方案,并以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生导引活动为载体,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他们身心健康、充实愉快的渡过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08级刘晓蓉同是一名来自偏远山村的女生,进入大学后迷茫甚至有些自卑,她内向的通过短信的形式悄悄地给张冬梅诉说,收到短信后她立即找到刘晓蓉并让她来学生办公室当助理,通过慢慢的接触刘晓蓉开朗了、自信了,多次获得学校奖励,毕业的时候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照毕业照的时候,她把男朋友带到张冬梅面前,拉着老师的手说:“张老师,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不会有今天,你放心吧,我会自信的步入社会,做出成绩为母校增光,将来也做个像您一样的人。”
留校工作16年,辅导员工作10年,就业工作6年,在这期间张冬梅带出了无数名毕业生,对于有着丰富就业工作经验的她,学生们都亲切的叫她一声“大姐”,有就业方面的困惑自然第一个想起她。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自身特点各不相同,就业指导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整体层面上,而要细致入微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她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就业指导所要付出的精力肯定是非常巨大的,但就业关系到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既然认定了的方向,就一定要付诸实践。
她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她还多次邀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老师及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给学生们进行专题就业讲座,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她力求掌握毕业生全面情况,真正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特点、长处、弱点、毛病、心气、家庭背景、各方面的能力等等,帮助分析学生的能力、选择职业定位等,全面有效的进行服务和管理工作。另外,对用人单位打来的电话、提出的要求,热情主动,做到了事事及时答复,使他们感觉到校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地为学生的前途着想。手机保持24小时开通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服务。在她的努力下,绝大多数同学顺利就业。
每年的节假日张冬梅的手机总是铃声不断,学生们的电话、短信让她无暇应接,毕业多年的学生给她寄来家乡的土特产,中秋节学生寄来了月饼,学生结婚生子了也总是要跟她报个喜讯……每当这时,春色满园桃李天下的自豪总是荡漾在她的脸上和心中。
(三)快乐工作、彼此温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用爱沟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讲求一个“活”字。作为一名辅导员,张冬梅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因为此,她力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形式多样、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如春风拂面,一个个张开笑脸,喜迎悦纳,把思想教育工作如春风化雨、雨露滋润、乃至润物细无声。张冬梅一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极为重要,首先是必须赢得学生,方法是贴近学生,参加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一切,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为此,她经常深入到寝室、教室、食堂、运动场等学生活动场所,通过QQ、微信、邮件等形式和学生们聊天沟通,于是思想教育和人生引导就在期间穿插进行了,与学生谈心,对学生进行法制纪律教育、文明习惯教育、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个方法很奏效,学生得益,因为摒弃了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把办公地点“发展”得无处不在,让高尚的思想教育和先进的科学思维在如影随形的相伴中悄悄生根,逐渐内化成大学生自觉的思想和行为。学生们都说跟张老师聊天不用拘束,感觉亲切,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快乐气息,顿时觉得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轻了、小了,她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她也总是从容应对。她特别善于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加强学生爱国、爱校教育。担任辅导员期间,在“非典”、“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30年校庆”、“奥运圣火被袭”、“家乐福风波”、“新疆暴力事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甲流”、“世园会”、“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张冬梅都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出色地发挥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高校辅导员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特殊学生她也总是关爱有加:2007级有一个患抑郁症的同学,一到快要考试就精神紧张,与同学相处也有困难,张冬梅知道后定期与他聊天减压,并嘱咐其他同学对他特别关心帮助,通过耐心的陪伴鼓励,这位同学顺利毕业并拿到了学位,在办理离校手续时,他父母专门从山东老家赶来学校,双手握住感谢给了他孩子无数的鼓励、帮助他重新树立自信的老师,激动不已。还有2011年的一个夏夜,08级的一个男生摔倒,脸部严重受伤,张冬梅知道后连夜将学生送到西京医院做缝合手术,并垫付医药费8000余元,在手术室外守候了一夜,第二天把顺利做完手术的学生交到家长手中,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虽然很辛苦,但她很满足,因为她深知你爱学生有多重,学生就会爱你有多深,这是爱的互动,这是彼此温暖,她感到幸福和满足。
(四)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做学生教育管理的行家
担任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后,她潜心研究、不断摸索,在工作实践中开拓思路、创新理念,逐步摸索出基层学生工作的“1345” 工作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以育人为核心),夯实三项建设(党团建设、学风建设、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做强四项工程(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工程、素质拓展工程、资助阳光工程、就业和考研服务工程),抓好五项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此工作模式在陕西省教育厅网站上给予了报道和推广,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我们团队以此撰写的论文《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的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1345”模式为例》在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高校基层学生工作“1345”模式研究》也获批2014年陕西省辅导员精品项目立项。
几年来,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围绕校院中心任务,踏实工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连续多年获得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组织单位”、“五四红旗团总支”等多项荣誉。同时承担两项项学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课题研究,还承担了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我们2013年成功承办西安工程大学第三期辅导员沙龙,并在2012、2013年获得西安工程大学辅导员博客大赛团体优秀奖和优秀博文奖。在团队当中也有多人先后获得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军训先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阳光体育先进工作者、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这些年,张冬梅坚持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一颗纯真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学生。自从踏上辅导员岗位,张冬梅就以坚定的信念一路走过。她与其他老师一道,在成就一批批学生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她坚信这条辅导员之路她一定会满怀信心地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