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学院团总支书记 刘妍萍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集结出版的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共有452页,19篇访谈稿,“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3个部分,76幅插图。大批外地人进入陕北,近代历史上只有过两次,一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央红军,另一次便是六七十年代的北京知青。陕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他包容了一批人,成就了一批人。
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以为广大青年找到答案,我想那就是学会吃苦。青春的磨砺,陕北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书中,29名采访对象口述实录,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不满16岁的习近平总书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艰苦劳动中,与群众一起放羊、挑粪、打坝、修梯田、打井,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冬天冰凉刺骨的泥水照样蹚,劳动中手掌起泡流血也在所不惜,从梁家河的一名普通知青到村支书,他战胜了重重困难,克服了重重考验,历经了七年的磨砺成长。在七年的时间长河里,正如雷榕生和雷平生所说,“他把自己看做了黄土地的一部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知青岁月的习近平用自己的真实生活诠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要在游戏中虚度光阴,不要在影视剧里憧憬梦想,更不要在虚拟网络里寻求心灵的慰藉,学习才是梦想的起点,能吃苦才是枯燥生活中的甘泉。知青岁月时的习近平足以成为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时光荏苒,回首往昔,我已做了六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我常常这样解释我的工作:“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工作中,我从关照学生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做好每一次党、团日活动做起,从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干部做起,从公平公正公开组织好学生资助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做起,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做起,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看做黄土地的一部分,而这六年的辅导员生涯早已将我与学生的梦想融为一体,为新时代奋斗,我将继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征途中,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绽放青春色彩,实现人生梦想。
作者简介:
刘妍萍,女,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11月生,硕士学历,2012年7月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西北赛区)三等奖、陕西省第四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2015-2016年度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16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7年主持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7篇(其中核心2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校级各类奖励40余项。